2016-04-08来源:书画村网 阅读:0 |
京城数载几春秋。我创办的媒体栏目曾为许多艺术家制作过个人专题节目,其中不乏声名震耳的书画名家。刘运君老师的名气不是最大的,市场价位也不是最高的,但他却是为艺最执着、为人最真诚、最朴素、最重乡情的画家。 说到刘老师的执着,许多了解他的人都会频频点头。他自幼喜爱丹青,笔耕不缀,今虽已年近八旬,却毅然选择了驻扎京城作画。他认为在北京可以多看国家级大型展览,能多结艺术同道,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艺有所进。 北京艺术届高手如云,身怀绝技者大有人在,北京的空气质量和交通拥堵状况堪称世界闻名,这些都没有阻止年近八旬的他进驻北京。记得两年前的冬天,我陪同刘老师和家人前往晏本立老师处谈艺,在拥挤的地铁中,二位老师已面容疲惫,却仍然争分夺秒地探讨艺术创作问题。想到自身的北漂生涯,我当即有感而发:
当年这里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,
如今我在这里耕耘如愿以偿。
每一缕温暖的朝阳都呼唤我趁早上路,
每一丝冰冷的月色都溶入我孤独梦想。
灯火作伴,星月为友。
案头点滴记录着甘苦的影像。
为了艺术的求索我漂泊他乡,
为了心中的梦想我欣然流浪。
……
后来我才知道,真正让刘老师下决心驻京为艺的原因是源于《美术》杂志主编尚辉先生的建议。尚主编独具慧眼,自发现了刘老师这带有“乡土味”的艺术,便力荐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。机会难得——然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。能在这最高的艺术殿堂举办个人展览,是每个艺术家的梦。知音难求——知音是一见如故的惺惺相惜。想当年如果没有陈师曾劝齐白石自创风格,齐白石只是一个平庸的画家;如果没有胡沁园的栽培,他可能一辈子只是个木匠。而假若黄宾虹没有傅雷的鼎力支持,我们认识黄宾虹或许还要再等上五十年。“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”,尚辉无异是刘老师的贵人,是他发现了这默默无闻的乡村画代表。若干年后,这自当又是一段脍炙人口的画坛佳话。
刘运君老师(左)和《美术》杂志主编尚辉 梦想不分年龄,哪怕风雨兼程也要前行。刘老师目前正在亲力亲为筹办在中国美术馆办展一事,我作为客居京城的晚辈,岂有袖手旁观之理?这是我大徐州艺术的自豪,我盼望看到更多家乡师友在京城大放光彩!为了这次画展,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已经为他印制了大红袍,为什么还要再次结集出版一本画集?刘老师一再强调“很有必要”——目的就是为了感谢给自己费心写过评论文章的所有师友,感念大家的知遇之恩和鼓励。他每每不厌其烦地逐一提起名字,说起与大家的一段段交往故事——所以,书中的每位老师也令我倍觉亲切了。 我因此越来越能看懂他的画,明白了为什么他创作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,却总是绘不尽家乡田园风光。一支柔毫能画出如此浓郁的泥土芳香,观后似饮醇绵老酒,这其中该包含多少浓浓乡情?若说白石之画是以意高取胜、宾虹之画是以法高取胜的话,那么刘老师的画就是“以情致胜”,是“用情专家”。因为,最真实的莫过于人的心灵,一切的美只有涉及到心灵的较高境界,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美。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便是。法也好,意也好,都是技术手段,笔墨首应随“心”,心有才是大法,之后才是意高,要不怎有“传情达意”之说?他是“情在笔端,画有尽而意无穷”,是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之境。 艺术是艺术家的宗教,是永恒的信仰,他数十年如一日埋头苦画,他画的,是自己的艺术生命精神,是一颗可以暂时安顿下来的心灵。正是这朴素的真情告白,才勾起普天下游子的思乡情怀,才诞生了异口同声的喝彩。也正因为“懂你”,才让刘老师对每一篇文字如此珍爱、难以割怀。 我衷心祝愿刘老的画展圆满成功,愿他身体健康,画艺再攀高峰。
刘运君,字子照,1938年生于江苏沛县。1960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、徐州大风书画研究院院长、徐州山水画会副会长、徐州建筑学院兼职教授。
(文章作者:张淑清,人称“汉画女”。系《中国艺术视点》专题主编,清华美院中国画艺术教学项目主任)
画家刘运君作品集
画家刘运君作品集
画家刘运君作品集
一片情思在故园 刘运君2008年 宣纸 90x60
一夜秋风过山村 刘运君 1989年 宣纸 55cmx45cm
自爱家山入画中 刘运君 1989年 宣纸 45x50
总是故乡情 刘运君 1989年 宣纸 68x68
邀请函
田园·诗韵——刘运君山水画展 【中国美术馆5号厅】
主办单位: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、中国画学会、江苏省美术家协会
展出时间:4月15日9:30—26日
http://www.namoc.org/zsjs/zlzx/201603/t20160324_297011.htm
责任编辑:王洁 |